打开手机,启动软件时轻微晃动,屏幕上立刻就跳转到了第三方购物软件;软件使用过程中离开片刻,返回时广告会再次弹出;试图点击关闭按钮,却还能继续跳转到广告……相信不少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显然,这种给大家带来不良体验、有损软件形象的广告模式,只会激起人们的抵触心理。那么,这种未经用户同意就推送的“牛皮癣”广告,究竟侵害了我们的哪些权益?又应该如何去规范和治理?开屏广告“关闭”键竟是“障眼法” 成诱导用户误触的手段之一打开手机软件,开屏广告弹出,屏幕上出现了关闭的符号,点击后发现跳转第三方软件。可明明点了关闭,为什么还会跳转?原因是不少软件会把开屏广告设置成可全屏点击,目的是收获大量用户的无意误触,从中获得广告收益。这个关闭键其实是“障眼法”,是诱导用户误触的手段之一。针对这种乱象,自2021年7月起,工信部开始重拳整治软件开屏广告,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软件运营企业强化落实限制点击区域、显著展示“跳过/关闭”按钮、显著展示“点击跳转第三方”标识等要求。“摇一摇”等多种互动方式出现强制跳转剥夺用户自主选择权在此背景下,又出现了“互动点击”这一新的交互方式,取代了原来的“全屏点击”。所谓“互动点击”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就是让用户“摇一摇”手机,此外还有扭一扭、滑一滑等多种互动方式。山西的杨先生热衷网购,手机里有不少网购软件。他告诉记者,感觉“双十一”临近,各种软件的开屏广告活跃起来,走路的时候打开软件都能触发“互动”机制,弹到第三方软件,想关掉还有门槛。杨先生:现在几乎90%以上的软件都有开屏广告。倒是有关闭键,但旁边还有倒计时,强制5到6秒后才能关,这几秒我手都不能抖,抖一下都给你跳转第三方去。有时候我走着路打开,直接就判定你互动了,直接弹广告,真的太烦了! 记者打开多个购物类软件体验发现,类似“摇一摇”开屏广告的出现较为随机,并非每次打开都会碰到,不过一旦碰到“摇一摇”灵敏度还是比较高,走动过程中就会跳转。记者根据某软件客服人员提示的操作方式,设置“关闭广告”——退出软件再进,开屏广告依然存在,但从“摇一摇”变成了“滑动”。吴振华:首先工信部之前发过相关的文,要求他们进行整改,相关的部门有一些整改的措施,但是落实不彻底,也就是说广告商没有完全按照标准去做整改,如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去罚款也没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说像这种典型的侵犯了我们消费者用户,像消费者保护协会这种公益性的社团组织,也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尹旭也给出自己的建议,平台一方应充分了解用户意愿后再进行权限获取的操作,用户一方也应提高自我维权意识。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阅读推荐吓人!大阪飞上海航班飞行途中一乘客欲打开飞机安全门?最新通报来了 上海登山客登顶珠峰后遭向导抛弃几近遇难,13个小时一个人无氧气罐下撤…… 上海这处网红地危险四伏,有人骨折、被困!管理方:很头疼|消保委关注 乘个地铁那么累!上海一地铁口,有4层楼梯,要爬66级台阶,网友直呼:爬不动,避雷→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