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今日新闻_热点新闻_福建之窗|福建新闻网

重磅!福建日报推出整版报道:建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时间:2024-06-24 17:2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2 次
建设新福建 发改走前头 欢迎订阅福建发改委! 9月11日,福建日报重磅推出整版专题报道——《建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刊发省发改委“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

建设新福建 发改走前头

欢迎订阅福建发改委!

9月11日,福建日报重磅推出整版专题报道——《建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刊发省发改委“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座谈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抛砖引玉,诚邀社会各界为我省“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宝贵建议。

具体报道

近日省发改委召开“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座谈会,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为我省“十四五”发展提出建议。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飞文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这次座谈会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征求我省“十四五”发展建议的重要活动,省发改委与专家们共同探讨把脉“十四五”发展规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转化为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智慧的过程,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齐心协力把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对我省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很有启发,有关建议将吸收到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

本版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抛砖引玉,诚邀社会各界为我省“十四五”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宝贵建议。

突出重点 规划长远

科学布局我省高质量发展超越

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黄志刚

“十四五”是福建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福建省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划的目标和重点内容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应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领域范围上全面推进超越;二是要有质量的超越,以经济为例,不仅追求规模大,更要人均高、结构合理和产业优化;三是路径选择上,要选择更优、更高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一、基于对比分析和对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理解,“十四五”期间我省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

1.立足高质量发展,“两化融合”推动我省智能制造水平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加快智能制造实验室建设。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2.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驱动福建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数字福建”建设二十年来成效显著,为我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奠定了扎实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围绕硬件、软件与应用生态,建成基础优势突出、技术先进、场景多样、国内外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立足我省多区叠加地缘优势,出台与数字福建建设需求相匹配的工作运行体系。充分利用台湾地区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加强闽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合作。

3.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福建省地处海峡西岸,是“海丝”核心区,拥有全国排名第二的海岸线长度,有着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自然和人文条件。要在港口建设、临港经济和海洋生物、食品与医药工程上着力推进。

二、实现高质量超越,关键要靠科技、教育和金融的全方位保障

1.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我省人均R&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还有下降的趋势,这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十四五”期间应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创新这“第一动力”澎湃涌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福建布局建设重大科技研发平台。

2.加大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沿海发达省市,甚至是一些中西部省市都以超强的财政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推动了一批高校如深圳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等实现了超越发展,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名次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不断扩大。福建与兄弟省市这些大学相比,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很大,建议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投入,不断提升我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能力。

3.做优做特我省金融服务业,服务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发展要结合福建经济发展实际,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提出的“三大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要强化我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培育与发展,创新对台金融开放与合作新路,继续支持企业境外上市。

立足区域经济 聚焦扬长补短

提升福建产业竞争力

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林红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骨架,也是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要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轴,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新发展理念引领,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背景下谋篇布局,苦练内功,做好战略规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产业支撑。

一、福建产业发展要立足“十四五”区域经济发展新背景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与空间载体,以实现创新驱动与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服务国家战略。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目标是打破市场碎片化、行政分割化的桎梏,为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扫清障碍,把区域分散狭窄的市场聚变为国内统一强大规模市场,既释放行政区划的发展活力,又体现竞争的效率,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综合目标的实力。疫情后全球价值链发展趋势将在两个方向上调整: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和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目前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重点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几千亿到上万亿的战略新兴产业链集群,从而加快先进制造业世界级集群建设的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福建要抓住“十四五”期间国家的重大项目、生产力分布、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在区域之间的规划调整的机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以清晰的区域定位培育特色空间新动力,释放产业增长新潜力,积极加强与沿海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循环,做到南北联通,实现区域竞争和全国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平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海丝核心区的辐射聚集效应,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拓展国际循环发展空间,构建立体的、双螺旋式的产业链。

二、福建产业发展要聚焦扬长补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补短板是解决产业链环节“卡脖子”问题,以及产业位于中低端的问题,确保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锻长板是培育壮大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领域,锻长板是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补短板和锻长板以创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为基本特征,有助于做强国内产业链和完善国内价值链,形成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所需的产业基础和条件。一是在布局上打破条块体制约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开放的产业发展总体格局,要根据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布局,避免一哄而上,雷同发展。二是在技术上增强区域产业链与前端技术的供给协同发展能力,在产业链集群中寻找本集群关键技术和环节的缺失和瓶颈,制定有针对性的研发投入策略,以数字经济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从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三是在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加大培育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制造业先导产业。四是以“放管服”效应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招商引资从“抓大放小”到“大小并重”,既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也鼓励本土配套企业发展,既主抓“规上企业”,也包容规下企业的发展,释放新经济时代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整体所营造的创新氛围与经济活力,加大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加强营商政策穿透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打造“中国东南数据谷”

建设全国一流产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基地

福建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陈明森

数字经济发展是当前产业革命最具标志性重要趋势,正成为世界各国获取竞争力优势战略选择,也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引擎。截至2019年底,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名义增长15.6%,在GDP占比为36.2%,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据有关测算,当年我省数字经济总规模已达到1.7万亿元,增速达到20.3%,占GDP比重为40.7%,其总量位于全国第六位。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从目前我国情况考察,产业数字化规模远远高于数字产业化规模。2019年全国以电子信息、软件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增加值为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而产业数字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但从整体考察,当前我国产业数字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特别是工业和农业的数字技术渗透率分别为19.5%和8.2%。估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数字经济渗透率每年将上升3个百分点,可创造3万多亿元增加值,相当于10.7万亿营业收入的市场机会(按照我国工业平均增加值率28%测算),福建今后每年的产业数字化的市场规模也可达到4600亿元左右。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为了降低传染风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步伐还会大大加快,产业数字化具有广阔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

产业数字化改造,不仅需要大量电子信息等设备、零部件和软件技术投入,更需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省和全国的产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咨询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员工培训、迭代升级、融资租赁等量身定制的集成服务。我省要抓住这个机会,以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充分依托现有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设计良好基础,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产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基地。

大力培育发展产业数字化改造集成服务龙头企业,与我省电子信息等相关企业共同打造数字赋能产业生态圈,大力推进数千亿级的福建省产业数字化改造服务集群建设,打造“中国东南数据谷”,为全省和全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城市管理、居民生活等领域的数字化赋能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实施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互动战略。充分发挥福建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的优势,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产业数字化改造提供设备、零部件和软件技术支撑,以产业数字化改造为电子信息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向社会公开颁布数字经济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加大数字人才引进激励力度。我省高校和技术职业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数字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操作人才的培养。

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伍长南

“十四五”将是我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关键时期,预计我省服务业比重将持续提升、农业比重有所下降,制造业比重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在科技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带动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化发展。建议:

一、以特色化优质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我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要在注重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全省十大特色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培育8个千亿农业产业;围绕发展高优质、高品牌农产品,着力加快发展精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茶叶、食品、食用菌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强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以转型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着力推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纺织鞋服、食品、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持续强化开发区转型提升发展。对我省97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围绕省里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思路,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超千亿、竞争力强的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集聚度要达到45%以上,省级开发区基本形成1~2个主导产业清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40%以上,把开发区建成高质量发展载体,在发展规模、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持续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我省要补齐产业链创新链短板,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增芯强屏”、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石油化工产业一体化精细化,通过转型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企业,提高我省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以提升融合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217亿元,同比增长7.3%,但增幅比GDP和二产分别低0.3%和1%,占GDP比重提升幅度低。服务业发展空间、发展潜力较大,要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针对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情况,加快发展物流、金融、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科研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要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融合,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竞争力。

抓住“双循环”发展主基调

推进闽台产业融合发展

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单玉丽

当前,世界政经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美国单边霸凌主义给全球化造成深重灾难,中美博弈加剧,前景不容乐观。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央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特征和新态势。把握好“双循环”主基调,要以“内循环”为主体,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内循环不是简单的内外两个市场的转换,也不是某些市场产品数量的增减,而是更加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

“十四五”期间,闽台产业合作应以“双循环”为主基调,在此战略框架下,扩大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以“高质量发展”来促进闽台产业合作的深度融合。台资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使其成为“内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加强数字经济合作

由于受疫情冲击,世界贸易结构、商业模式、消费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我省数字经济有良好基础,台湾亦有比较优势,“十四五”应继续推动闽台数字产业合作的深化。

二、推动闽台从“传统制造业”合作向“智能制造业”合作转变

后疫情时代,对现有的传统产业合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凸显了发展智能制造对提升闽台产业合作层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鉴于我省台资企业中传统产业仍然较多,要借助疫情对智能制造需求所起的“催化效应”,加快推动台资企业传统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将台资企业纳入省、市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发挥省、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台资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民生产业合作

目前我省民生工业还有许多短板,有品牌的优质产品不多,一些家用电器、汽车、药品、化妆品、安全食品等高端产品还得依靠进口。推动内循环,必须提升民生产业合作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合作,打造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农业合作新格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走在大陆各省市前头,要持续加大合作力度,用新动能推动闽台农业在新业态、新模式上先行先试,不断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使我省农业在“双循环”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顺应新发展格局 激发新发展动能 打造新增长点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黄茂兴

一、顺应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

1.要推动我省传统优势产业产品扩大内需份额。我省纺织服装、鞋帽、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要以增强供给侧质量体系为发力点,努力形成从“福建制造”到“中国消费”乃至“全球消费”的良好消费风尚。

2.要激发新兴产业抢占国际国内市场。近年来,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快速,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它们积极抢占国内外消费市场。

3.要抓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网上零售等新业态,推动形成新的消费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4.要积极培育新消费形态。把握未来消费新趋势,努力促进以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形态的发展。

5.要推动公共消费勇担使命。可重点支持公共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事关长远的公共消费支出,既有利于促进民生改善,又有效扩大投资。

二、注重持续激发新发展动能

1.要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载体,扩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科技投入,打造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中心,从整体上建立和健全我省科技创新体系。

2.要布局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科技布局,打造全国和全球的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3.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增加企业技改投入,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4.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搭建各类创新资源、载体和平台,在财税政策、发展成长舞台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带动我省科技人才和生产经营队伍快速发展。

三、奋力打造新增长点

1.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两大协同发展区为抓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一批县域城市改造提升项目,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2.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特别是要顺应全国区域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着力激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便民设施建设,让城市更加宜业宜居。

3.要进一步拓展发展腹地。借助21世纪海丝核心区等重大战略政策平台,进一步拓展福建与中西部地区互联互通的空间腹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的战略合作,拓展布局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业园区等合作平台,延伸和拓展福建的发展空间腹地。

4.要深入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加快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做大“小三通”黄金水道,支持发展海铁多式联运,推进闽台海空航线与“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及中欧班列对接。努力探索海峡大湾区,构建环海峡经济圈,打造东南沿海区域又一重要经济增长极。

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戴双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新的生产要素,这对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福建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目前我省数据要素市场化处于初级阶段,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化相比其成熟程度有较大的差距。“十四五”期间,要健全数据产业政策法规,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安全合规开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二、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

“十四五”期间,福建要抢抓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重大机遇,放大特色优势,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布局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建设数字中国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三、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在农业方面,“十四五”期间,福建要探索数据要素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在工业方面,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供给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服务业方面,加快建立数据规范和标准,推动企业从物料采购、物流、加工、零售、配送和服务等业务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推动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增质。

四、积极推进数字贸易发展

“十四五”期间,福建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完善数字贸易政策,优化数字贸易包容审慎监管,探索构建数字贸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

疫情期间,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福建要加快建设“5G+宽带”双千兆网络,加快构建新算力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新安全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加快对道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基础设施数字化促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六、加快培育数字型人才

数字型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福建要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学科建设,支持省属重点高等学校面向数字经济领域,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人才培养规模。

原标题:《重磅!福建日报推出整版报道:建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00:09 最后登录:2024-09-20 0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