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今日新闻_热点新闻_福建之窗|福建新闻网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时间:2024-07-02 17:5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3 次
李林森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舒兰市三稻粱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结对帮扶阿斯尔嘎查,每年投入近20万元用于支部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动1300余人实现脱贫。

  组织创新奖

  组织名称: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主要事迹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以下简称“新发地”)在全国建设了10个分市场和330万亩的种植基地,大部分在贫困地区。创新形成了“政府、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销售大户合力抓两头,农民干中间”的新型产销对接模式。组织各地政府、企业、农民到新发地考察,新发地到帮扶县实地考察,相互沟通增强互信。与市场销售方商洽对接,指导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环境、市场需求量大、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在确定种植农产品品种后,组织相对应的经营大户在当地建设种植示范园、生产基地,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依托新发地市场的流通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流通系统。帮助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保底价收购农产品等,提高贫困户收益。举办推介会,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知名度,搭建产销对接桥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

  组织名称: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主要事迹

  2018年,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策划实施了“关爱千村患‘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困难妇女”救助项目,目前已完成对655名患“两癌”妇女的救助工作,投入资金655万元。开展“千村老年女性健康救助工程”,针对困难女性群体开展精准帮扶,实施“为单亲困难母亲和千村70周岁以上女性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共出资206万元,为42928人捐赠意外伤害保险。聚焦单亲困难母亲需求,通过构建生活救助送温暖、医疗救助减压力、教育救助谋未来、创业救助促增收、心理救助扶志气、购买保险有保障的“五救助一保障”模式,帮扶单亲困难母亲20余万人次,累计募集资金近5000万元。同时,还开展关心留守儿童、帮助少数民族家庭等活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组织名称: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主要事迹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将收入不稳定的已脱贫户和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作为防贫重点群体,测定“预警监测线”,将支出超过此线的纳入防贫重点对象。以国家现行贫困标准的1.5倍为限,设置“防贫保障线”,对收入低于此线的,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发放保险金。创设“精准防贫保险”,覆盖全县10%左右的低收入重点群体。聚焦致贫返贫因素,通过部门定期监测,将相应群众及时纳入防贫序列,并划分不同区间进行差别化救助补偿。坚持四级联动,实行信息收集、调查核实、评议公示、审批备案、资金发放的“五步工作法”,做到发放程序高效便捷。为杜绝一“保”了之,坚持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安排干部帮扶,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持、引导就业、兜底分红等方式,提升抗击风险能力。

  组织名称: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

  主要事迹

  山西省作为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制定出台7个省级光伏扶贫政策文件,加强全省光伏扶贫总体设计,并制定出台全国首份省级光伏扶贫行业标准。在项目推进中,山西省产业扶贫工作站提前分析预判工作走向,主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遇到的招标价格虚高、质量监管不到位、工程进度缓慢、用地难等各种难题。建立光伏扶贫管理平台,对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集中管理,形成“管理平台—运维公司—收益对象”三方互为监督、利益联结的光伏扶贫管理架构。研发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管理系统,做到电费结算、运营费用、分配到村到户资金、收益拨付精准无误。制定考核办法,加强光伏扶贫绩效考评。目前,山西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规模262.9万千瓦,其中国定贫困县装机规模占到94.3%,10个深度贫困县占到40%,使光伏扶贫成为贫困村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保障深度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路径。

  组织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主要事迹

  科尔沁左翼后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生态建设,采取专业施工、保活造林的模式,使土地沙化退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沙地治理项目区内耕地粮食单位产出量大幅提高。积极调整林草种植结构,2014年以来,建成果树和种苗基地4万亩、木本油料和林板一体化基地10万亩,建设蒙中草药材种植采收基地50万亩,种植紫花苜蓿6万亩。实施“全域、四季、旅游+”发展战略,带动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产业增收。在生态治理中,吸纳贫困农牧民务工或直接参与到苗木抚育管理、树木栽植、后续管护等工作,带动贫困农牧民创业增收。在全市率先实行全域全年禁牧政策,建立了农村牧区综合执法大队,聘用410名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为生态护林员,年人均工资1万元。群众将土地交给专业造林队伍保活造林三年后,在按照“树随地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再将林木移交给农牧民。上述举措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738元。

  组织名称: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对口帮扶处

  主要事迹

  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对口帮扶处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工作模式,确定179个年度重点任务及项目,推动扶贫协作精准落实。建立两地全方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创建“互联网+”消费扶贫平台、产业扶贫项目融资平台等各类工作平台,促进扶贫协作提质增效。出台鼓励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发动8万名市民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捐赠数控机床,创建六盘水市装备制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职教扶贫金牌项目。发动130家企业与六盘水市162个深度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对六盘水市深度贫困村镇实现全覆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高大连市经合办对口帮扶处干部的认识、能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扶贫协作能力。

  组织名称: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

  主要事迹

  2018年以来,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着眼破解贫困村有资源没产业、有产业没产品、有产品没品牌等问题,由组织三处具体牵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书记代言”活动。省委组织部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省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策划和宣传报道,省商务厅负责对接电商企业、组织开展省内外促销行动,农业农村、扶贫等相关部门提供大力支持。为第一书记精选代言项目、设计代言途径,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创建优质品牌。先后打造了“黄松甸木耳”“长白山下老农夫”“虹伊菇娘”等知名扶贫产品和品牌。组织多家网络媒体采访、宣传报道,推介第一书记代言产品。请第一书记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并组织产品展销会集中展示代言活动成果。择优确定市场化运营团队,打造“线下+线上”销售平台,推动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多渠道销售。截至目前,全省第一书记代言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3.3亿元。

  组织名称: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

  主要事迹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成立全媒体脱贫攻坚专题团队,采编系列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用脚步丈量脱贫路”为题在全国巡讲。启动“中医护佑基层贫困人群”健康扶贫大型公益活动,组织300名中青年中医专家“下基层、走田间、坐炕头”,为10万贫困群众提供义诊。利用媒体资源优势,为贫困村搭建产业热线、交流平台、扶贫信息平台,积极帮助10多个贫困村推介扶贫产品。在扶贫基层一线设立由3名年轻党员组成的“车轮上的党支部”,宣传党的政策,指导贫困村党建工作,在扶贫基层一线树立起一面流动的党旗。截至目前,脱贫攻坚专题团队共记录采访笔记200万字,拍摄图片10多万张、视频1000多个,刊发稿件600多篇,足迹遍布全省28个贫困县近1000个村屯。

  组织名称: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针对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因病、因灾、因学”三大致贫、返贫因素,于2017年10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截至2019年7月,已为全国13省2市126个县的4000余万临贫、易贫人群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赔付7917人,赔付金额3970万元。“防贫保”坚持“未贫先防”和“扶防结合”的原则,通过政保联办探索建立起“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保险防贫模式,为保险企业发挥主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节约政府开支、促进相对公平、提升服务效能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探索了一条路径。

  组织名称: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主要事迹

  滨海县是江苏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该县实施“领头雁工程”,对村干部进行经济上奖励,新增投入1.12亿元用于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政治上激励,定向招录39名村支书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管理上严厉,全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组织136名骨干医生结对帮扶355户病困家庭;8个县外商会和县内创业成功人士结对帮扶1015户特困家庭;组织全县1.3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4.2万户低收入农户。建立全民健康体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免费送药服务。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教育帮扶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五级贯通”式全学段帮扶。“十三五”以来,该县教育共投入资金61亿元,新建学校15所,引进教师2000多名。

  组织名称: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带动消费扶贫。创新推出“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村播”等活动形式,在直播中助力贫困县销售特色农产品超过1600万元,“村播”项目已覆盖31个省区市的270个县,帮助贫困县产品打响品牌、打开销路。创造特殊岗位,扶助贫困残疾人。2010年开始针对残障人群专门设立网络云客服岗位,累计安排近1万名残疾人在阿里平台上就业。设立扶贫公益保险,提供健康保障。创立的“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为456万人次贫困人口、“加油木兰”项目为50多万名贫困女性提供教育及健康保障。搭建人才培训平台,进行扶志扶智。从2015年至今,“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共服务校长40人、老师400人、师范生100人,开展了5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和14所乡村少年宫试点。同时,阿里职业教育计划已在20个贫困县落地实施。

  组织名称:安徽省六安市扶贫开发局

  主要事迹

  安徽省六安市扶贫开发局创新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新机制,由扶贫开发局负责指导检查,市发展和改革委、农业部门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分别提供支持,群策群力,确保入库项目落地实施。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主管部门审核、领导小组审定、市级备案”的流程,编制、建立扶贫项目库。2018—2020年全市共备案入库项目52165个。在项目选择时逐级申报批复并全程公示。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做到有进有出。项目建设落实市县乡村四级监管责任。项目验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验收后严格按制度规定运营管护,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绩效评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县区扶贫项目进行抽评,将结果作为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由此形成一套脱贫攻坚项目全周期管理体系,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组织名称:福建省宁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福建省宁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探索信贷扶贫新模式。以“小额信贷促进会”推介担保贷款模式,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1.4亿元,达到年推介担保10亿元的能力,目前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推介担保8.2亿元贷款,受贷覆盖率超过50%。创新精准扶贫落实机制,不下指标、不限规模,整合工商、人社、银行、保险、税务、计生、残联、医保、林业、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探索建立网底工程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7.2万贫困人口。推动全市1.2万名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挂钩帮扶2.27万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重点考核增收项目及成效,防止贫困群众“被脱贫”。深入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实现90%以上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0元。

  组织名称: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主要事迹

  江西省石城县按照“四步曲”工作法,大力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择政治思想、创业意愿、创业基础、带领能力强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实行“1+11”培训模式,组织他们到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培训1个月,再安排创业导师继续跟踪指导11个月。聘请18名外省企业家和39名石城本地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与培育对象签订“一对一”结对“师带徒”帮扶协议。组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定期组织座谈交流、观摩学习。在土地、税费、教育、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对致富带头人创业给予扶持。推行“扶贫车间+”“旅游景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基地+”“电商企业+”“乡村经纪人+”等模式,要求各带头人签订责任书,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带贫益贫考核评估结果,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给予帮带奖励。共培育1000名左右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每个村六至七人。

  组织名称: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要事迹

  山东省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将扶贫车间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基地,实现贫困群众就业与能人创业的统一,已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244名。注重发展电商、光伏等新兴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扶贫资产抵押担保融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贫困家庭财产性收益,全市投入27.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338个,惠及贫困人口57.28万人次,实现产业扶贫与资产盘活的统一。创新搬迁建设模式,推行搬迁社区与产业园区共建,科学规划适宜产业,实现贫困群众搬迁与致富的统一。通过办博爱学校,建养老周转房,以助老扶幼促乡风文明。谱精神扶贫曲,唱脱贫攻坚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乡风文明与自主脱贫的统一。推动贫困村组织帮扶全覆盖,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组织名称: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主要事迹

  平舆县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构建起“一纵一横四个数据库”健康扶贫体系。“一纵”即构建县、乡、村三级诊疗平台,开发“互联网+健康”扶贫信息系统,网络联通北京、郑州和市县等多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一横”即推进县内就诊“一卡通”,实现全县范围内跨职能部门、跨区域、跨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四个数据库”即建立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医生信息数据库、慢性病人群数据库。创新签约巡诊,平舆县成立由县医、乡医、村医组成的专家和巡诊队伍,实行“1+3” 签约服务,每名贫困户分别签约1名县级专家、乡镇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定期巡诊服务。建立巡诊奖补制度,为县乡两级医生巡诊发放交通补贴、会诊奖补。通过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会诊和县乡村三级医生巡诊,使该县因病致贫返贫的3035户7527人实现脱贫。

  组织名称: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事迹

  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搬得出、能脱贫”为主旨,发动“产业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引擎,通过城镇化业务与扶贫业务“一门两牌”管理模式和棚户区改造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易地扶贫搬迁改造统筹进行,实现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将搬迁安置点规划在香菇小镇等产业园中,通过搬迁项目为产业园解决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园区配套设施等建设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扶贫。通过产业园带动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就业。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管、收”三个全链机制,规范资金拨付流程,严格资金投放审查。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台账体系,实时监督资金流向。明确资金还款来源,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统筹交易筹资还款,累计还款75.55亿元。共投放资金423.78亿元,保障66个县1.1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助力30.24万个家庭87.7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

  组织名称: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主要事迹

  宜章是罗霄山脉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可持续”,实施一系列创新。为确保“贷得到、方便贷”,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站),县里负责宣传、协调和服务,农商银行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支行,实行“一站式”业务办理。为确保“用得好、有效益”,对每一个用贷主体,明确信贷管户员、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电商销售员进行“一对一”服务。为确保“还得起、主动还”,根据用款主体贷款到期时间、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建立四个预警等级,乡镇和放贷银行按照“五步工作法”(宣传提醒到位、全面排查预警、及时化解风险、合理缓释风险、分类处置逾期),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为确保“可持续、稳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县累计投放贷款4.29亿元,贫困户获贷率达到58.3%。

  组织名称: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

  主要事迹

  广东(佛山)开展对口凉山扶贫协作以来,派出75名同志常驻凉山彝族自治州,探索形成了“一核多极”的工作推进模式。“核”是指驻凉山州府西昌市的工作组本部,“极”是指凉山州11个贫困县的各驻县工作小组。工作组集中办公,专门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出台11项内部管理规章,统一部署督导各项工作;工作小组负责结合县情,抓好工作落实。引导凉山向佛山成功输出贫困劳动力6159人,协调广东24家企业在凉山落地投资额逾14亿元,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销售1.1亿元农特产品,签订4.2亿元农特产品认购协议,带动脱贫797人。在凉山州11个贫困县援建58个安全住房安置点共4243套住房。安排932.4万元援助资金支持援建新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实施“领头雁计划”,培训第一书记139名、致富带头人1238名。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探索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

  主要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创新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走向新生活。该项目扶持覆盖面广,建成自治区级阳光助残扶贫基地116个,基本每个县(市、区)1个,每年帮扶贫困残疾人12000人。帮扶模式新,依托“爱心车间”安排残疾人就业,利用“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发展芒果种植等产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村(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基地力量强,全区116个基地,分为集中劳动型基地7个,涵盖一二三产业,就业贫困残疾人年收入均超过2万元;辐射带动型基地74个,主要集中在农业企业;复合型基地35个,为残疾人“量身定制”扶持方式,如安排就业、发放生产物资、传授生产技能等。项目已投入1.81亿元,帮助贫困残疾人9万多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共增收3.6亿元以上。

  组织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

  主要事迹

  田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53个、贫困户13276户、农村贫困人口52109人,贫困发生率15.01%。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田东县实施了“五个创新”:一是创新实施“精准宣传为先导、精准识别为基础、精准帮扶为核心、精准监管为保障、精准退出为目标”的五步工作法,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创新完善信贷技术和提供政策性保险产品,强化扶贫金融体系建设,约5300户贫困户获贴息贷款2.37亿元。三是聚焦特色产业,调优老产业、布局新产业,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四是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合力。五是创新绩效考评“一票赞成”制度,激励干部冒尖出彩。三年累计完成减贫10984户44143人,4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16%,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组织名称: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

  主要事迹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社会扶贫处作为消费扶贫主要执行部门,统筹协调省供销联社、南海网、省商务厅等相关单位,探索将慈善行为与消费行为相结合,以海南爱心扶贫网为线上平台,以“爱心扶贫大集市”为线下载体,拓宽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提升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2019年上半年全省消费扶贫销售总额达到7011.32万元,受益贫困户数8.24万户次。其中,海南爱心扶贫网线上销售金额978.44万元,网站累计注册人数10.91万人,在售商品数403种;各市县组织各类线下“爱心扶贫大集市”881场次,扶贫产品交易金额3023.58万元。目前,全省已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组织名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主要事迹

  石柱地处重庆东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实施县领导定点包干帮扶乡镇(街道)机制,完善三级干部责任清单,构建攻坚责任体系。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组织县内170家企业与8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汇聚帮扶力量。创新开展精神扶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探索建立“扶贫车间”“扶贫农庄”“扶贫超市”“扶贫基地”等新型就业扶贫模式和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探索实行“项目包”制,改善深度贫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发展以民宿旅游、有机食品、中药材等为重点的康养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推行土地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代种代管、以房联营等合作方式,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组织名称:“学前学会普通话”凉山试点项目组

  主要事迹

  2018年5月底,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启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开展众筹募集社会资金,聘请专业机构北京华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组织下,培训指导幼教点辅导员按照浸润式教学理念,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普通话,聚焦“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目标,让孩子在学前扫清语言障碍。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懂感恩、爱学习、讲礼貌的好习惯。试点行动是政府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众筹扶贫项目。广东佛山市、中植集团、君康人寿等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提供幼教专业指导,中国电信集团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形成立体化参与的帮扶方式。统筹村委会活动室、空闲校舍或租用民房、新建校舍等设立幼教点,招聘具备一定条件的本地人担任辅导员,总结提炼出民族地区非普通话母语环境下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一整套教学理论、保障体系和方式方法。

  组织名称: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丹寨项目部

  主要事迹

  2014年底,万达集团选择贵州省丹寨县作为帮扶对象,创新“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精准扶贫模式,捐款21亿元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丹寨旅游小镇,设立产业扶贫基金。万达运用现代品牌传播理念和手段,把丹寨旅游小镇打造成网红小镇,把丹寨打造成全国明星县城,为丹寨创造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独创“网上认领一亩茶园,对口扶贫一户茶农”的精准扶贫模式,直接帮助10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丹寨扶贫产业基金每年发放5000万元,支持668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万达集团帮扶丹寨4年,带动3.3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寨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组织名称: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主要事迹

  西盟县在村民小组中成立脱贫工作委员会,把扶贫对象转化为扶贫力量,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效融合和贫困群众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双摘帽”的新路子。脱贫工作委员会由村“两委”和村民小组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推荐选举产生,隶属村“两委”领导管理。选举的主任及委员每人负责联系10—20户农户。西盟县通过脱贫工作委员会,树立早干早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政策导向,转变群众思想,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发展生产、治理村庄环境等工作。开展“先锋强志”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脱贫工作委员会委员,把党员(委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教育引导群众自我管理、教育、服务和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组织名称: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主要事迹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明确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完成多项重点工程。建成青藏、川藏两条“电力天路”。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资210亿元,解决和改善了156万人的用电需求和供电质量。投资64亿元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专项电网建设。完成205个扶贫易地搬迁供电工程建设,解决了6733户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公司总部在西藏实行“三优三降”优惠政策,促进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和贫困家庭学生就业。通过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为当地提供1812个就业岗位。在实施电力工程中通过吸纳当地民工、使用运输工具、采购砂石等方式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8.6亿元。共派出13批21支工作队1098名队员开展驻村工作。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0余项,显著地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组织名称:陕西省安康市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陕西省安康市属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安康市在新民风建设中倡导“诚”,引导贫困户如实反映个人收支状况,客观反映干部帮扶实绩;倡导“孝”,引导群众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倡导“俭”,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倡导“勤”,把摆脱贫困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倡导“和”,妥善化解矛盾。通过“四议两公开”、村民会议表决、人人签字确认等程序,制定群众普遍认同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推动乡村治理。

  组织名称:甘肃省政协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近年来,甘肃省政协帮扶办在西和县统筹整合各个渠道的帮扶力量,探索形成“打通配置、强强联合、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帮扶思路,使帮扶工作由过去的“独奏”变成了“合唱”。组建8个由厅级领导担任队长的专项帮扶小分队,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组织152名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西和县6个贫困村346户贫困户。截至目前,共引进脱贫项目170多个、扶贫资金8亿多元,建成扶贫工厂和车间55家,带动1.6万户贫困户配股分红。2018年,西和县有75个贫困村出列、2.2万人脱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662元,其中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本达标。

  组织名称: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

  主要事迹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创立“包保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县级领导包保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包保贫困村“双包”责任机制。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在全省贫困村最多的县实现了贫困村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和光伏扶贫项目、发放互助资金等全覆盖。支持中藏药材产业园和青稞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挖掘八瓣莲花传统手工技艺,走乡村旅游扶贫之路,带贫益贫达1.3万人。建立贫困大学生补助机制,完善医疗保障网,创立“励志爱心超市”,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力,设立共管账户管好扶贫资金。紧盯脱贫质量,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建立防贫基金,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组织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主要事迹

  闽宁镇是一个移民搬迁镇,也是闽宁两地对口帮扶的集中缩影、易地搬迁脱贫的成功典范。闽宁镇把握精准要义,不断创新工作亮点。在各村生产小组基础上推进“红色网格”,分类管理党员,整合各类网格资源,实行“红色网格”和生产组网格双重管理。深化“企业+党支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局入驻为契机,实行土地流转,将农民变为工人;以土地作价入股,村民与企业共同合作经营酒庄,开创“脱贫致富共同体”新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开展政企、校企、村企、军地、军企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共建逐步挖掘红色文化。建立农户和企业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统一引种、统一培训、统一销售“三统一”的特色养殖“出户入园”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区首创精准扶贫APP,实现扶贫相关信息的及时查阅,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

  组织名称: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

  主要事迹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援建喀什地区以来,推出“县城企业总部—乡镇小微产业园—村卫星工厂—家庭扶贫车间”四级联动就业模式,带动过万贫困户就业。重点向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山东如意等99个项目落地投产。在济南等地设立仓库3万多立方米,设置喀什农产品仓储交易平台,深化“好品喀什山东行”活动,成立“鲁喀特色农副产品供销联盟”,促成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线红枣品种,推动山东国企开展消费扶贫。实施教育援疆工程,57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定向招生350人,培训教师7082人,设立“山东援疆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4151人。建设4.81万套安居房。实施结核病防治工程,实现四县筛查诊治全覆盖。筹措计划外资金4500万元,帮扶建设45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示范村。两年间累计安排扶贫援疆资金21.78亿元。

  组织名称: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综合处

  主要事迹

  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综合处创新帮扶格局,形成了以23个省级组织、15个副省级城市组织和中央12个专委会共50家单位为帮扶主体,覆盖大方县28个乡镇(街道)的帮扶体系。创新帮扶形式,围绕健康、产业、公益、智力、消费扶贫重点发力,实施“贫困人口精准医疗爱心行动”“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同心助医工程”,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对因病致贫返贫人群实施精准医疗帮扶;实施“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支持带头人创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助推深度贫困村整村脱贫。他们积极创新帮扶模式,以监督促帮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切实摸透实情找准问题,及时向地方反馈,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方案。获得2017、2018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好”等次。

  组织名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调配处(援派干部工作处)

  主要事迹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调配处积极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从中央单位和东部省市“调兵遣将”,全力支援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方式推进中央单位选派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实现有扶贫任务的中央单位选派挂职干部、592个国定贫困县有挂职干部帮扶“两个全覆盖”。创新载体,开展选派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工作,扩大选派范围和规模,依托选派到国定贫困县所在地市担任党政班子成员的中央单位司局级干部,统筹整合在县、村两级的中央单位扶贫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创新机制,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选派力度,确保每个受帮扶省或地市有1名局级干部担任帮扶工作队领队,每个受帮扶县有1名处级干部挂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在岗人数达1000多名。

  组织名称: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事迹

  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从医疗服务供给和贫困人口需求双侧发力,以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贫困人口托底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疾病救治和预防双管齐下,开展大病、慢病分类救治,惠及1400多万贫困患者;重点进行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同步推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关口前移。统筹实施产业、就业、消费和健康扶贫等精准措施,助力定点县脱贫攻坚。

  组织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主要事迹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倡导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牵头组织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师生深入扶贫一线,同吃、同住、同劳动,调研形成专著并推广扶贫实践经验。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扎根乡土乡村,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灵丘县开创“有机旱作助贫模式”,打造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品牌,助力灵丘实现脱贫摘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农人培养机制,面向时代需求设立精准扶贫研究生专项、乡村振兴青年农场主和种业两个“菁英班”,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子。

  组织名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扶贫政策与实验示范处

  主要事迹

  农发行扶贫综合业务部扶贫政策与实验示范处主要负责农发行扶贫政策产品创新等工作。研究制定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扶贫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创新推出扶贫过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10余项贷款产品,全面对接贫困地区资金需求;创新构建产业扶贫风险补偿基金新模式,政府、银行、企业合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推出28条特惠政策,从信贷政策、资源保障和定向帮扶三方面,切实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创新提出融资、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体”定点扶贫工作体系;积极创建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探索金融财政合力扶贫路径。2015年以来,农发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75万亿元,贷款余额1.33万亿元,投放额和余额均居同业首位。

  组织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处

  主要事迹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处统筹管理中国石化全系统扶贫工作,2018年承担了8个县750个村的扶贫任务,投入帮扶资金2.3亿元,派出扶贫干部1994人,受益群众达38万余人。管理处重点聚焦消费扶贫,创新工作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发挥集团优势,组织100余家直属企业、60余万员工参与消费扶贫,2018年购买扶贫产品968.1万元,帮助销售过亿元。发挥专业优势,以产业扶贫助推消费扶贫,成功打造东乡藜麦、岳西桑枝木耳等扶贫品牌,中国石化西藏水产业“易捷卓玛泉”累计销售18.1亿元,带动就业800余人,纳税近2亿元。延伸扶贫产品产业链,在贫困地区成立销售合作社,建立加工车间20多座。发挥渠道优势,凝聚攻坚合力,主动将全国贫困县扶贫产品纳入公司销售渠道,引入42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县的一千余种扶贫产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帮助销售,全年组织扶贫产品展销会15场,推介扶贫产品300余种。

  组织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武装部

  主要事迹

  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20世纪90年代,杭锦旗沙化、半沙化面积达59.3%,气候十分恶劣,贫困人口超过7万人,是“三年两灾”的国家级贫困县(旗)。杭锦旗人民武装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坚持扶贫先治沙,带领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25年如一日,累计种植林草2200余万株,造林7.4万余亩,形成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固沙林带,植被覆盖率达90%。2014年以来,利用生态建设成果,义务植树2700余亩、管护林地近万亩,促使周边农牧民增收80余万元。无偿提供草木资源2000余吨,使贫困农牧民增收40余万元。新建生态扶贫“民兵林”和甘草种植示范区各1个,为全旗“民兵林”建设和甘草种植提供了示范。结对帮扶阿斯尔嘎查,每年投入近20万元用于支部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动1300余人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01:09 最后登录:2024-09-20 01: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