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您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长江韬奋奖,首先想请您说一下获奖感言,但是要有到我给您的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心情”,第二是“长江韬奋奖”,第三个是“使命”,第四个是“新媒体”。[ 2014-11-21 15:08 ]
[刘思扬] 好,我尽量把你说这几个关键词都表达出来。首先我觉得是非常荣幸的,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新华社全体采编人员的荣誉,同时我也认为获奖这个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的过程。[ 2014-11-21 15:10 ]
[刘思扬]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觉得获奖也是个新的开始,是一种责任的开始,是一种努力的开始。特别是我们今天面对这样多元、多样、多变的一个社会,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作为主流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握社会脉络,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聚共识,以主流价值观最广泛地凝聚人心,用最大公约数聚合正能量,我觉得对于媒体,特别是我们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所以这个角度来讲,我感觉到获奖对我来讲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4-11-21 15:10 ]
[记者] 很高兴今天能与您分享您的新闻人生,首先想跟您聊聊您的作品,您从业以来,您的作品已经达到数千篇,而且可以说是真正践行了“记录历史、推进社会”的职业追求。我想问您一下,您最满意的是哪一篇?[ 2014-11-21 15:10 ]
[刘思扬] 其实来讲,最满意的哪一篇很难回答,因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确实也很多,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但是这些作品多数都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和其他同事合作采写的。[ 2014-11-21 15:11 ]
[记者] 团队合作。[ 2014-11-21 15:11 ]
[刘思扬] 比如说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品《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和《肩负起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十六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这是与我们现任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合作采写的。还有几篇中国新闻奖的特别作品,像《守望今日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三西”扶贫记》、《“三北”造林记》,这是和我们现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和其他同志合作采写,从他们身上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创新、都有突破,我觉得这些作品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我觉得还是能够立得住、能够传得下去的。[ 2014-11-21 15:13 ]
[刘思扬] 要说最难忘的采访,我觉得确实很多,就近年来的采访来讲,我觉得最难忘的还是去年8月份我们实施的“地球绿飘带”的集成报道。“地球绿飘带”是“三北”防护林工程报道的一个总称。我们为什么要做“三北”防护林工程报道呢?[ 2014-11-21 15:13 ]
[刘思扬] 因为去年是“三北”防护林工程35周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可以说是人类生态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工程,它涉及到中国的12个省区市,它的区域面积占到中国陆地面积的40%以上,它工程的时间跨度是从1978年至2050年,73年的时间。所以工程的规模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是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生态工程。也许还是一个巧合,1978年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恰恰与改革开放同步。2050年完成这项工程又与我们提出来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致。就这两个时间节点我觉得是非常有意味的,去年又是改革开放35周年,所以我们想把这个报道做大、能够形成影响,因此我们决定从这个报道开始来做。[ 2014-11-21 15:13 ]
[刘思扬] 同时,我们也想把它作为新华社战略转型,我们实施集成服务的一个突破口来做,是一个尝试,集成服务从理论到实践怎么突破,我们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35年来造就了无数的平民英雄,对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非常值得发掘,无论从主题上题材上,还是从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多值得发掘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整个报道的设计上,我们是有一个总体的设计。[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地球绿飘带”,为什么叫“地球绿飘带”?就是因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地球上就像一个飘带一样。它尽管是地域很强,但是用“地球绿飘带”可以体现它的公益性、体现它的国际性,拉近它与受众的距离。同时我们还与联合国的相关组织合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这项报道活动。[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我们另外邀请了“三北”地区的12个省区市40多家媒体共同参与这项报道,整个报道的节奏安排我们也分成几个阶段,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阶段,就是“行进式”报道,本来这个“三北”工程是一个地域性比较强的,是一个静态的主题报道,你怎么把静态的主题报道让它活动化,能够动起来,能够让受众关注,所以我们想用行进式报道来进行尝试,这也是我们集成报道一个重要的环节。[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我们从去年8月12日至15日,李从军社长就带领我们采访组,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我们还去了一个直播车,在4天中开始行进式报道,每天边采访边发稿,整个行进式报道有曲折、有高潮,不能够静态,一定要能够吸引受众关注。整个报道我们特别注意这种故事性、细节性,比如说牛玉琴小铃铛,石光银的骡子,这些都是非常生动的。[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牛玉琴过去是一非常有名的造林英雄,我们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发现她身上叮铃铃的响声,就问她什么响,她从腰里就把这个小铃铛拿出来了,她说这个小铃铛跟了她40多年,是她丈夫送给她的,挂了40多年,这个小铃铛是和她丈夫这种感情的一种结晶。她丈夫若干年前生病去世了,当时患的是骨癌,锯掉了一条腿,拄着拐杖跟她一起去种树。[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种树种到什么程度呢?遇到高坡的时候把拐棍往上一扔人就爬上去,种完树之后拐棍往下一扔人就滚下来。牛玉琴经常讲到这样的细节,这个小铃铛记录了她们的感情,也记录了她们造林的艰难过程。你把这样的故事、把这样的细节呈现给受众就很能打动人。所以这一路的采访,我们发掘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2014-11-21 15:15 ]
[刘思扬] 同时“行进式”采访也是为我们做长篇报道《三北造林记》做一个基础性的采访做一个深入性的发掘。从军给我们讲,这次的采访一定要“大视野小切口,大投入冷思考”,对这些造林英雄要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来设计不同的问题,尽量把他们的个性发掘出来,把他们共性的东西也发掘出来。比如他问这些造林英雄们一个共同的问题,你像什么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治沙造林实际上和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有一种意象上的联系。[ 2014-11-21 15:17 ]
[刘思扬] 很绝的是我们问了五个造林英雄,这五个造林英雄他们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石光银他讲“我像樟子松,百年死不了,治沙干到老”。牛玉琴说“我像新疆杨,不弯曲,向上长”。白春兰说“我像老榆树,生命强,树冠大,好乘凉”。张生英说“我像小叶杨,能固沙,不张扬”。殷玉珍说“我像香花槐,满树都开花,老远闻到香”。问了五个人,他们说了五种植物,答案完全不同。但是它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是什么?实际上就像大树一样,他们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 2014-11-21 15:17 ]
[刘思扬] 实际上我们在报道里如实的记录了他们的回答,同时我们也写到:“三北”人的生命之树各有不同的形态,又都是一样的绿,一样的坚、一样的韧,一样的向上,汇成心灵的绿洲。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想、一种体会吧。所以这一路上,对我们来讲可以说这个采访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采访,是一个直指内心的采访。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就在一起开会,除了发稿之外还要在一起开会,一般都是晚上十点钟开会。[ 2014-11-21 15:17 ]
[记者] 是晚上的编前会吗?[ 2014-11-21 15:17 ]
[刘思扬] 也不是编前会,就是要把今天白天的采访情况做一个汇总,然后做一个讨论,对人物做一个分析。每天晚上都等于是一个心灵的碰撞,实际上大家就觉得这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几天的时间,但是在我们的记者生涯当中是非常难忘的。从军社长自己都说,若干年以后回忆起来会让我们难忘的。我现在回忆起来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历历在目的,是非常令人难忘的。这是我采访中经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也可以说是收获最大的一次。[ 2014-11-04 13:55 ]
[记者] 您刚才说到《“三北”造林记》里面的“行进式”采访,包括您说的这个意象的挖掘,包括您的《“三西”扶贫记》,就这些都有共同的一些特点,这些报道都是跨度时间长、工程也很浩大,但是如今的新媒体环境已经无限压缩了新闻从采到发的这个过程,您认为在当下深度报道,通讯式的报道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深度报道我觉得应该是新闻报道里面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承载的内容是非常厚重的,它不像我们新媒体时代这种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碎片化的传播信息量很大,但是情感性、思想性不够。深度报道、长篇通讯,它的这种思想深度,我觉得它承载的内容是碎片化传播做不到的。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在我们整个新闻报道里面深度报道是不可缺少的,是我们影响引导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所以尽管现在说新媒体时代了,碎片化传播了,但是我认为它自有它的市场,自有它的读者。比如像我们讲的新华网他们开了一个叫《思客》,就是请一些人物、请一些名人,他们写一些文章,读者也很多。上海报业集团他们也开了一个《上海观察》也是深度报道,也有相当规模的受众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抓住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传播的这种深阅读的读者群。这也是一个市场。[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所以这一块,我觉得尽管新媒体时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是我觉得不变的是你要有精良的内容、要有优质的内容提供给受众,你要没有这个东西我觉得你说你引导舆论肯定是做不到的。[ 2014-11-21 15:22 ]
[记者] 像《“三西”扶贫记》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真的很好地践行了长江韬奋奖的精神,这个让我想起了毛泽东当年提到的寻乌调查,他所说的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实这又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核心的内容。我想问一下,您认为在现在的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这些媒体人、媒体从业者,特别是广大的年轻从业者,应该如何看待新闻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必要性?[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你刚才提到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我印象好像是毛泽东上个世纪30年代写的寻乌调查,他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觉得这是非常深刻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它具有普遍性,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讲更是这样,没有调查、没有采访,你的报道这种准确性、权威性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特别是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它对我们的时效要求又很高,所以有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愿意去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调查研究,而去生产、加工这种所谓的“短平快”的新闻产品,从网上扒材料,躲在办公室里面苦思冥想,这实际上都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大忌。所以采访、调查、研究是一个基本功,越是新媒体时代、越是碎片化传播,越是要强化这种基本功,因为这是增强我们权威性、公信力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 2014-11-21 15:22 ]
[记者] 刚才说到自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对我们专业人的挑战,您觉得我们该怎么面对现在这种信息生产模式呢?一方面它短平快,要很快的得到信息,但是我们还要体现我们的专业性和我们的思考,我们怎么面对这个生产,我们应该怎么生产它才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我想结合新华社的做法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因为自媒体、新媒体、全媒体的发展,实际上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它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我们通讯社的这种影响、挑战是非常大的。我们怎么应对的呢?实际上早在2008年的时候新华社党组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一个构想,战略转型的核心当时是“三大拓展”。哪“三大拓展”呢?[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第一个拓展就是由传统的新闻信息产品向现代多媒体业态拓展。第二个拓展是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第三个拓展是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的更大范围的参与国际竞争拓展。这三个拓展应该讲,这几年来我们一直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动的。新华社由传统的通讯社向现代国家通讯社转型的标志性的要求,就是这三大拓展。可是这三大拓展这几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取得了很多标志性的成果。所以新华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到2012年新媒体发展,新华社的战略转型又进入到一个向纵深推进并寻求突破的一个关键节点,新华社怎么去应对?这时候党组又提出来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三大转变,从三大拓展到三大转变。这三大转变是什么呢?[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第一个转变是由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由单一的新闻信息产品加工向集成服务转变。第三个转变是由不同界面各自分开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整合终端转变。这三大转变可以说是完全适应了今天新媒体时代的这种要求,新媒体时代的这种特点。这三大转变实现了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现在我们按照这三大转变的要求,结合中央关于融合发展的一个要求是一步一步往前推的,我们已经明确了我们的发展路径、奋斗目标。现在应该讲,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改变体制机制,再造采编流程的关键阶段。我想到今年底,我们就会全面铺开。我想在近一两年就会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果。[ 2014-11-21 15:22 ]
[记者] 这个问题直接谈到了我们的战略转型。刚刚我们在说您的作品,不知不觉好像我们就已经聊到了产品,所谓作品到产品的这个转变是时代改变的,原来我们叫作品、叫读者、叫受众,现在叫产品、叫用户。刚刚您谈到我们这几次的三个拓展、三个转变,其实都是我们新华社从原来面对读者和作品到现在开始面对用户和产品的一个探索,不论是刚才提到的《“三北”造林记》和《地球绿飘带》都是像您说是一个集成发展的探索,还有我们现在的融合发展等于是一个试路。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个您认为比较满意的产品,或者说是可以往下复制的产品的一个范式?[ 2014-11-21 15:22 ]
[刘思扬] 讲到产品,我认为它实际上是有不同形态的,因为新闻信息产品要依托于媒体、依托于平台、终端,比如说报纸要依托于纸质媒体,广播要依靠广播媒体,电视的产品也要依托电视这个产品,这都是传统的新闻信息产品。传统新闻信息产品本身的形态也是多样的,但是今天进入融合发展时代,新媒体时代,它又是一种新的产品样式。这种产品样式更多体现的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个方面的融合,还包括美工、技术等各方面的融合,它是一个融合的产品。[ 2014-11-21 15:40 ]
[刘思扬] 我们今天的受众是多元、多样的,我们有传统的受众,同样也有新媒体的受众。所以我们的产品样式、产品的范式也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所以我认为它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就是说产品的好和不好,应该由受众来评判。我们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做了近百个集成产品,形态各异,内容也是多样的。在不同的受众群里面会有不同的反响,我认为评价它的标准是谁?是受众。受众认为它好、认为阅读体验好它就是好的。[ 2014-11-21 15:40 ]
[记者] 刚才我们说到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受众,我想套用您刚才的概念就是“不同的人回答了不同的树”,但它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您觉得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区别于传统媒体,我们必须要有的一个要素,就是不同于原来的这个要素是什么?[ 2014-11-21 15:40 ]
[刘思扬] 这就涉及到新媒体时代它的传播特点的问题,我们讲过去的媒体的传播是单一的、单向的,比如说报纸我就发表在报纸上你去看,广播我广播出去你去听,电视播出去以后你也是在那儿收看。报纸登的就是文字产品,广播播送的就是听觉产品,电视上肯定是一个视觉上的产品,都是单一的、单向的产品。今天在新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014-11-21 15:40 ]
[刘思扬] 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第一个就是互动、交互,因为它是一个双向的,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就是这样的,它是双向的互动,大家都在说,我在发布这个作品的时候你在看,同时你也可以跟贴、可以发言,甚至你也可以发表一些东西,它是一个双向的、互动性的一种东西。第二个就是融合的这种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传播方式。我们在手机客户端上去传播,手机客户端上承载的一定是有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只有文字的东西,它是放在一块的,你的阅读体验才能更好。所以,这对我们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的采集、加工、制作、传播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你必须适应这样的要求你的传播才能送达受众那儿,你才能在受众那儿产生影响。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2014-11-21 15:40 ]
[记者] 你直接说这是我们的挑战。那您觉得新华社在做媒体融合战略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2014-11-21 15:40 ]
[刘思扬] 应该讲新华社的优势包括多个方面,我认为我们最大的优势在新华社的权威性、公信力,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优势。具体来讲,我觉得也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我们的采集优势,新华社在国内31个省区市都设有分社,在一部分城市设有支社或者记者站,我们在台湾还有驻点采访组,我们在世界各地设有170多个分社,我们有一个庞大的采集网络。这个我认为最起码在国内来讲是我们独有的优势。[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第二,我们已经实现了新闻信息产品由单一的产品向多媒体业态的转型,过去我们只有文字、图片这样的产品,今天我们有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新媒体融合产品,各个方面的产品我们都有了。另外我们还有了我们的渠道、平台、终端,现在也非常丰富,也有很大的规模。比如我们现在有以新华网为主体的网络集群,我们有《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瞭望》、《半月谈》,这样的一个报刊集群,它的总发行量达到差不多一千万份(单期发行量),这个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新华社的战略转型的先发优势,从2008年提出来新华社战略转型到现在,可以说我们新华社的融合发展、集成服务是走在了媒体的前列。最重要的是新华社的采编人员、新华社的干部职工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共识,大家要转型、要转变,要解放思想、要转变观念,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既要坚持政治导向的要求,同时我要与市场、与用户对接,要链接市场、对接用户,这样我们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是我们的先发优势,我想只要保持住我们这些优势,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我觉得我们新华社还是非常有希望竞争国内,甚至国际上一流的媒体了的。[ 2014-11-21 15:38 ]
[记者] 接着您的话说,我们正在迈向国际一流现代化的传媒集团,有人说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全世界的媒体都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家有共同的机遇,但是也有共同的困难。接下来就想说一个最尖锐的问题,举一个例子:BBC在2004年、2007年和2013年有三次大规模的裁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媒体集团中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2013年的时候他发生了10个小时以上的罢工来抗议裁员事件,所以在战略转型中,您怎么看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的改变、人的因素?[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你提的这个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肯定要遇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有的媒体现在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上海报业集团去年成立,文汇新民合并,他们做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停止了《新闻晚报》的出刊,从今年1月1日开始《新闻晚报》不再出刊了。《新闻晚报》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发行也有相当的规模。成立上海报业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两个:第一个收缩战线,收缩传统媒体的这种战线,压缩成本开支。第二个就是发展新媒体。他收缩战线,压缩传统媒体必然会涉及到人、涉及到采编人员。[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所以当时我记得《文汇报》还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给我印象非常深的,他说上世纪80年代他们作为经济记者、财经记者去采访上海的产业转型,当时有很多纺织、轻工、仪表这些企业在转型,上百万的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今天我们当年报道上世纪80年代产业转型的那批记者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和出路的问题。所以我想这个转型,实际上是我们看得比较远的这些媒体已经在做了,他对人的影响、对采编人员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作为采编人员,我想我们首先要树立起转型首先是人的转型,首先是你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是你能力水平的提高,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肯定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2014-11-21 15:38 ]
[记者] 所以其实时代的变革是推动着人也要不断的跟着变革。[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对。[ 2014-11-21 15:38 ]
[记者] 说了这么多转型,最后我想提两个关于未来的问题,今年夏天在各个卫视的娱乐真人秀竞相登场的时候,一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横空出世,可以说是瞬间掀起了人们对主流题材的关注和追捧,您是当年撰写《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的作者之一,可以说传递正能量是我们主流传统媒体的职责,是我们不变的使命,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您认为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传承传递正能量的一些经验,哪一些东西是必须要改变的?[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面对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前段时间也讲到在新媒体时代众声喧哗、情绪性发泄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但是我们要坚持正面为主的报道方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里面肯定有一些与受众相对接的问题。传统媒体时代,我们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形势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 2014-11-21 15:38 ]
[记者] 就可能我说别人可能不想听。[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对,实际上它也确实存在着,你做的所谓的正面报道不为受众接受,甚至被一些网民在那儿攻击的情况。[ 2014-11-21 15:38 ]
[记者] 主观性的排斥。[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对,讲到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是一届到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当时有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就说自己的心里话,她认为我当代表就要听党的话,我从来不投反对票,就这样一个事情,我们的记者把它写到稿子里面,在网上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实际上我们记者在做这个报道的时候你是要有选择的,你的正面报道怎么做,你是要考虑社会效果的,你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不能被表面的一些现象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我们跳不出来,我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把握不住这种社会的脉搏,你的报道可能就会迷失方向,所以正面的报道未必就会产生正面的效应,所以这对我们的媒体来讲确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你要看到现在的受众和过去的受众是不一样的,在网络上受众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他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一个互动的,大家都可以说的一个生态环境里面,我们怎么去做?我们当然要考虑社会效果。但是我想不管这种舆论生态怎么变化,最根本的一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不能变的,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这个是不能变。我想这是原则问题,这也是立场问题。我们要变的就是宣传的方式、手段、渠道,这些东西要调整、要变化,要与受众、与市场对接。这样我们的正面报道才能产生正面的效益,才会有更大的传播效果。[ 2014-11-21 15:38 ]
[记者] 是,目标是不会变的,只是方法需要调整。[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对,就是这个意思。[ 2014-11-21 15:38 ]
[记者] 过去我们是信息很匮乏的,所以我们通讯社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现在变了,现在我们淹没在信息中了,大家不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想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媒体传播集团,您觉得新华社在社会效益上和信息采集加工、产品输出上应该怎么为自己定位呢?[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这个确实也是我们今天融合发展中面临的很突出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的媒体都去像商业媒体那样去做,我觉得也很难竞争过他们,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但是作为主流媒体我们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在哪儿,要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要与受众对接、与市场对接,这样我觉得才能够站稳脚跟,才能够不断扩大你的影响力。[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从新华社的角度来讲,未来适应这种新媒体的需要,我们提出以集成服务推动融合发展。为什么要以集成服务推动融合发展呢?它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体制,改变我们的流程,改变我们的模式,全方位的,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全方位地与市场对接、与用户对接。这样我们的报道才能有影响力,才能与受众对接。否则的话,我觉得你一味地去模仿他们,跟在人家的后面走是超越不了他们的。[ 2014-11-21 15:38 ]
[记者] 而且现在我们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也不一样了,原来我们会说听“新华社通稿”,现在不了,现在同样一个信息我会收到三四个推送,新华社发布的推送、腾讯新闻的推送、澎湃新闻推送,而且他们的角度可能还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像新华社发布您觉得应该怎么给自己定位,或者说在所有的客户端当中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新媒体时代客户端市场的竞争是一个非常激烈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媒体竞争的一个主战场,或者说是一个主阵地。实际上这种网络公司他们推出来的一系列的客户端,你刚才讲客户端各有特色,下载量也非常大。他们是完全发挥了他们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整合了整个的新闻产品然后进行推送。他在新闻采集的成本上是很低的,甚至是为零的。我们在新闻信息采集上,因为我们要生产的是原创的,我们这块成本就要比他们高得多。实际上在同网络化的、市场化的公司竞争中,我们确实是有天然的劣势。如果说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跑,简单地去效仿他们,我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必死无疑。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出路,必须发挥我们所长,必须要和用户进行对接,才有可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市场。[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新华社在这一块的做法,我觉得还是很独到的一种做法。比如你刚才讲到的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实际上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是与我们党政企的客户端打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个客户端的集群,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客户端。新华社除了发布客户端以外,我们还有地方的党政企客户端,目前发展已经超过800个了,目标到今年年底有可能超过1000个。这个客户端就形成了一个集群,而且这些客户端是互联互通的,是资源整合的,它是可以集中推送的,以可以进行定向推送的。我们在这种设计上,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客户端是和受众直接对接的,新闻信息产品的发布和地方的应用是可以结合到一起的。将来你这个客户端把支付宝这些东西植入到里面去,我们的一些费用就可以直接在客户端上去实现了。[ 2014-11-21 15:38 ]
[记者] 可以链接到服务的这个层面了。[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对,新闻信息产品的发布和实际服务、应用是结合到一起的,目前这种权威性的客户端里面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它的市场前景之所以很大,我认为关键是在这儿。所以把这个做好了,我觉得新华社的,我们这种融合发展、集成服务就会有非常大的突破,现在实际上在全社也在集中精力去做这些工作,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想再用一年到二年,将来在新华社的党政企客户端集群实现市场化、资本化、公司化运作,我们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实现市场化、资本化、公司化运作,它的竞争力就会非常的强。所以打造中央提出来的世界一流媒体集团,我觉得应该很快能够实现。[ 2014-11-21 15:38 ]
[记者] 刚刚我们聊了非常非常多新闻界和媒体业态,包括新华社的发展。最后想问一个关于您自己的问题,您现在已经有数千篇的报道,而且也已经在新华社贡献了这么多年,刚刚我们来的时候还知道您上了这么多天的夜班都没有回家,可以说您已经得到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未来您对您自己的新闻职业生涯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想实现什么梦想?[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实际上从记者个人来讲,我还是希望将来能够继续采写有影响的、重大的新闻报道。我想这是我们不应该放弃的,你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想这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因为我还是新华社总编辑主任,我还负有统筹、组织、策划、协调、报道的重任,特别是现在中央提出融合发展的要求之后,新华社也要在这方面进行突破,要有突破性的进展,社党组对我们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为什么讲肩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具体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需要去做的、要去协调的、要去组织的,这一块我刚才讲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动体制机制和采编流程再造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坎儿,这个坎儿迈过去,我想我们前面呈现的就是一个光明的大道。[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新华社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所以我刚才为什么讲我们是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传媒集团就在这儿,因为我们有我们的摸索、探索的经验,我们也有我们现在这种发展的路径,也有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都是非常明确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是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在往前推。所以我们在实现这个目标上是非常有信心的。[ 2014-11-21 15:38 ]
[刘思扬] 我想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在这样一个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我是参与其中的,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也是践行者。所以我觉得这个责任是非常大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吧。[ 2014-11-21 15:38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