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

当前位置: 今日新闻 > 热点 > 文章页

今日话题:2014年楼市动态,到底会不会崩盘?

时间:2025-04-27 14:1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 次
杭州楼盘降价、兴业银行全面停贷等信息的发酵,楼市“崩盘论”、“唱衰论”、“暴跌论”已经推向舆论制高点,新的降价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情况,2014年的楼市到底会不会崩盘,如果会,是一二线城市先崩盘还是三四线城市?楼市“大佬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观点?

编者按:杭州楼盘降价、兴业银行全面停贷等信息的发酵,楼市“崩盘论”、“唱衰论”、“暴跌论”已经推向舆论制高点,新的降价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情况,2014年的楼市到底会不会崩盘,如果会,是一二线城市先崩盘还是三四线城市?楼市“大佬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观点?

2014年楼市动态 楼市崩盘

名词解释:

所谓楼市崩盘,是指房产市场价格在商业炒作下经过一个阶段的上扬后,出现急剧下跌的现象。

楼市崩盘主要表现是地区房价出现30%、甚至50%以上的下跌,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陷入两难的地步,购房行为大幅减少,房地产业进入阶段性萧条。楼市一旦崩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该地区的房地产业甚至国民经济会出现停滞,烂尾楼大量出现,银行大量的坏账无法收回,规划好的待开发土地闲置,土地价格暴跌,很多二次置业的人购买的房屋变成负资产。

楼市崩盘前兆

楼市崩盘三大规律

,一线城市房价大跌。楼市在最后崩溃之前,住房市场泡沫严重的一线城市房价会出现大跌。第二,房价大跌前股市疯狂,股市与楼市泡沫破灭相伴而生。当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时,股市会经历一段疯狂上涨后暴跌,并且在楼市真正崩盘以前出现一段“癫狂期”。例如,1989年东京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时,1989年12月29日的日本股市却创下历史新高,紧接着自1990年交易日起开始大跌,陷入长期的下跌通道。第三,房地产有价无市。如果某国家或地区的住房市场成交量出现下降,房地产呈现有价无市的局面时,这说明住宅市场已经出现观望情绪。2007年3月,美国成屋销售下降了8.4%,随后房价直线下滑直到2012年中才企稳回升。详情》》》

香港楼市崩盘前夜?!地产代理裁员风暴乍起

2月10日,香港地产巨头,由郭氏家族控股的新鸿基地产在元朗推出其新年个楼盘。与外界预想不同的是,新楼盘售价直降40%,实用面积尺价在7583港元至10884港元之间(约合6.36万人民币/平方米至9.13万人民币/平方米)。

而在今年1月初,李嘉诚控股的长江实业推出的新盘“DIVA”也一次性给予买家高达25%的优惠,一套面积100平方米的“豪宅”就能比周边的物业便宜200万港元。两大地产巨头联袂降价已被香港地产界解读为香港楼市“熊影”浮现的信号。

媒体称房价已现“灭亡”迹象 一二线会先崩盘

2013年的房价上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房价如脱缰野马般一路狂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以来,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涨幅都超过了20%。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平均”情况,中等收入者在购房时的感受更为强烈,当购买一套住宅要比几个月前多付几十万,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徒呼奈何。

俗话说,“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在资本市场上屡试不爽,很多投资品都是一路高涨之后突然大幅下跌。中国的房价也不可能例外,经过2013年的“疯狂”之后,它已经出现了“灭亡”的迹象。房价的走势有很大可能在2014年发生逆转,甚至可能崩盘。详情》》》

城镇化引发造城风 或使三四线楼市崩盘

“‘被城镇化’使三四线城市面临‘崩盘’风险!”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在证券时报网财苑社区与网友互动时,发表了上述观点。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大势导致一些新区、城市副中心规划大批量出台,大量市场供应随之来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在缺乏产业导入与支撑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房地产市场开发“造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样,“被城镇化”导致市场供应没有办法顺利去化,或者卖出去的房子由于配套不全等原因没有人居住成为“空城”。“被城镇化”与“空城”导致三四线城市面临比较大的市场风险,这虽然与温州炒房团没有太多关联,缺乏产业与配套的“被城镇化”势必也会助推这些城市面临崩盘的风险,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面临处理的问题。

房企老总反击三四线楼市崩盘论:好局刚刚开始

人大代表、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认为,中西部地区有问题的城市只是个案,3亿人进城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意味着机会;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的进入必然带来需求的增长;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三、四线城市仍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详情

赞同楼市崩盘者

郎咸平:中国距香港式楼市崩盘就差半步

郎咸平:中国距香港式楼市崩盘就差半步时间:2014年03月13日09:00:15 中财网我们距离香港式的衰退就差半步,因为香港犯的三大错误之中,我们已经犯了两个半。,政府垄断土地开发权,有意制造楼市火山,严重依赖土地财政,让房地产成为经济支柱。

我举三个层面来说:层面:经济依赖。1997年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香港GDP的比重已超过四成,整个经济活动都围绕着房地产业而转。房地产投资长期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三分之二。第二层面:财政依赖。财政收入长期依靠土地批租收入以及其他房地产相关税收。第三层面:金融依赖。房地产股历来是大股占港股总市值三分之一,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互相拉扯,荣辱与共”。房地产和银行业也互相依赖,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住宅按揭始终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以上。

楼市崩盘论反对者

王健林称崩盘"弱智"

对于“中国楼市崩盘论”,很多人不以为然。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曾表示,“楼市崩盘论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市场却一直没有崩盘,现在又出现了,只是借着杭州楼盘降价的消息延续了这种论调,在我看来,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智慧不够,是弱智。”详情》》》

任志强痛批楼市暴跌论 连发5篇微博反驳

随着近期杭州、常州曝出楼盘价格“双跳水”、湖北襄阳一楼盘曝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建设、银行传出信贷收紧、香港楼市遭遇“寒流”等一系列利空消息,舆论对中国楼市的悲观情绪加剧。针对“房价暴跌论”,华远地产(600743,股吧)董事长任志强23日晚连发5篇微博予以反驳。任志强认为,仅以目前的个别现象为依据鼓吹楼市大跌是危言耸听,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详情》》》

判断楼市崩盘的科学标准是以下几点

1、本地客观供应量超过本地自住需求并有购买力的一倍及以上。因为异地消费占相当比例,但还不至于充斥整个本地市场。因此,只要客观供应量严格超过本地自住需求形成买方的可选择性,让人们能够在比较中买房,并且政策以打击捂盘迅速有效,则房价通过市场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现售房源中的中高档盘出现严重滞销并且属客观性滞销而不是捂盘或销售可提供开发回款要求,一个硬性标准就是让其持有成本超过现售可以获得的利润。

3、所有的投机投资性消费均通过一定的调控政策被抑制,并且土地供应按政府规划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对高房价课以重税,并且此增加税负无法转嫁。实际上除非政府控制房价,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如果从短期的观察,认为销售滞涨,无需求或需求不旺,就认定房价可能下滑,还为时过早。通过越调越高的阶段,部分开发商的腰已经壮了起来,不仅储备用地无忧,而且存量项目的回收已过保本期。这个时候,一项政策或几项政策让销售适当停滞,不代表楼价会下行,更不可能导致楼市的崩盘。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8 10:04 最后登录:2025-04-28 1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