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今日新闻_热点新闻_福建之窗|福建新闻网

已进入高发期!福建疾控发布提醒!

时间:2024-06-30 12:4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3 次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近日 福建疾控发布提醒 夏季赤潮高发 谨防贝类毒素中毒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近期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近日

福建疾控发布提醒

夏季赤潮高发

谨防贝类毒素中毒

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近期发布的“福建沿海赤潮发生条件预测”公告,当前的天气形势有利于福建沿海赤潮的发生。

什么是赤潮?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形成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无色无味,主要储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其对贝类无危害,但如果人食用了染毒的贝类,则贝类毒素会迅速在人体内释放而导致人中毒。

一些常见的贝类生物,如淡菜(又称海虹、贻贝)、扇贝、牡蛎、蚬子、带子等,都是贝类毒素中毒的高风险食物。

贝类毒素的种类及中毒症状

常见的贝类毒素分为四类,目前均无特效药治疗。

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赤潮生物毒素。其中,由双鞭甲藻、膝沟藻科的藻类等产生的蛤科毒素、膝沟藻毒素引起的中毒,进食后初期会感到口部、舌头、四肢麻痹、恶心眩晕,而后可出现身体部位麻痹,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咙紧张,危险期为12~14小时。

腹泻性贝类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由鳍藻属、原甲藻属产生的软海绵酸、鳍藻毒素、扇贝毒素、虾夷扇贝毒素引起。常见症状有腹泻、恶心、呕吐、腹部出现中度至剧烈的疼痛及痉挛。通常在进食受污染的贝类后数小时内出现,可持续三四天,一般不致命。

神经性贝类毒素

神经性贝类毒素是一类脂溶性贝类毒素,主要产毒藻为短裸甲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也能产生此类毒素。人食用蓄积了短裸甲藻的贝类后一般30分钟~3小时就会出现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现象,主要表现为胃肠紊乱和神经麻痹,严重者可致冷热感觉逆转、复视以及呼吸、吞咽、言语困难等,在赤潮区吸入含有短裸甲藻毒素的气雾也会引起气喘、咳嗽等中毒现象。

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

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于1987年在加拿大一次大规模中毒事件中第一次被发现,中毒病人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短暂记忆缺失、意识混乱,不能辨认家人及朋友,多数在进食后3~6小时发病,因其可导致记忆缺失的中毒症状而被命名。经研究,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的主要成分为软骨藻酸,属氨基酸类化合物。

贝类毒素不易被破坏

科学预防是关键

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已染毒。煎炒、水煮、高温、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因此,主动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以下要点请记牢:

(一)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赤潮预警公告。

每年赤潮发生时,渔政部门都会发出预警,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禁止上市销售。等赤潮过后,经抽检合格的海产品才允许上市销售。

(二)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水产品。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尽量去正规的超市或市场。在赤潮预警期间,不要购买非正规渠道销售的贝类水产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发现有非法售卖行为的商贩,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三)不自行捕捞海产品。

沿海地区的居民不要在赤潮预警期间“赶海”打捞或采食海产品,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捞海产品。

(四)食用要留心,有症状及时就医。

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上半年我省赤潮呈“三低”

水产品安全有保障

赤潮检测 通讯员 陈火荣 摄

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上半年我省近岸海域赤潮呈“三低”特点,水产品安全有保障 。

据介绍,上半年以来,赤潮起数少,5月10日以来仅在连江、平潭和福鼎等海域发生赤潮3起;赤潮面积小,累计影响面积约4.5平方公里;持续时间短,赤潮累计持续时间8天。

此外,上半年引发赤潮的生物为夜光藻、东海原甲藻等无毒种类,各起赤潮持续期间未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随着海水水温逐渐升高,当前我省近岸海域潜在赤潮生物优势种类以无毒的硅藻为主,形成灾害性赤潮可能性较小。

4月1日起,我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备战赤潮,针对三沙湾、连江黄岐、平潭沿海、福清和南日岛等重点养殖区实施每周2次的赤潮加密监测,及时跟踪赤潮发展动态。

同时,在4-6月赤潮高发期,我省还组织开展覆盖沿海六地一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以确保赤潮生物活跃期的水产品食用安全。

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组织开展水产品中贝毒常规监测、跟踪监测211批次,监测结果均为合格,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水产品可放心食用。

公众还可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局官方网站进一步了解我省赤潮相关动态信息。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06:09 最后登录:2024-09-20 06: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